油價大跌的陰謀與陽謀
來源:北京商報 2014-10-22 作者:韓哲 趙毅波
國際油價出現(xiàn)了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的新一輪跌勢。陰謀者稱,美國與沙特聯(lián)手打壓油價,以壓縮俄羅斯在烏克蘭以及敘利亞等問題上的施展空間;陽謀者稱,油價下跌不過是全球經濟復蘇疲軟導致需求乏力所致。然而不論起因如何,利益受損的仍不外乎這幾家:俄羅斯、伊朗、伊拉克、委內瑞拉,清一色的美國和沙特“眼中釘”。
陰謀:美沙聯(lián)手打壓油價
罔顧全球石油生產重地中東、東歐硝煙彌漫以及西非的埃博拉疫情,國際油價近幾個月非但沒有飆升,反而一路下跌。7月下旬,布倫特原油價格還處于108美元/桶的高位,近日已經跌落到80-85美元附近,創(chuàng)2010年以來新低。
即使換不來更多美元,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似乎仍未展開減產等常規(guī)救市行動。據路透社報道,沙特已準備好接受油價低于每桶90美元甚至是80美元,可以忍受的時長大概是一兩年。
“故伎重演,美沙聯(lián)手打壓油價”的猜測應時而出。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,油價下跌導致前蘇聯(lián)政府收入大減,加速走向解體。俄羅斯總統(tǒng)普京日前稱:“說到陰謀論,陰謀隨時都在上演,但陰謀家本身也會遭遇沉重打擊?!逼站┱f,如果原油價格在每桶80美元左右持續(xù)太長時間,全球經濟也將因此崩盤。
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小平認為,陰謀在國際關系上是常態(tài),因為陰謀的背后就是國家利益。這輪油價下跌與美國打壓油價不可分,通過頁巖革命和在金融市場做空油價,目的是迫使俄羅斯在烏克蘭等問題上收斂。沙特則意在“保衛(wèi)亞洲利益”。由于俄羅斯近期擴大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的能源出口,美國也在謀劃解除原油出口禁令,目標瞄準了沙特原油的大主顧——中日韓,因而沙特希望通過低價格打壓俄羅斯能源的競爭力,并抑制美國的頁巖革命。
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查爾斯·艾賓格提到,就在今年8月,沙特就曾試圖阻止油價繼續(xù)下跌,但卻未能成功。自此之后,沙特確立了不惜一切代價確保市場份額的戰(zhàn)略。
艾賓格撰文指出,沙特的目標是減緩、打壓非常規(guī)石油產量——這對沙特的市場份額和利潤造成沖擊。在短期之內,油價的下跌也服務于沙特對付其地緣政治敵手——伊朗和伊拉克的目標,并擠壓俄羅斯支援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能力。
陽謀:供強需弱
然而,一些聲音對“陰謀論”并不認同?!督鹑跁r報》21日評論稱,陰謀論是不對的。在那么多人中,奧巴馬政府偏偏與得克薩斯州和北達科他州的獨立石油生產商合謀,這種設想令人匪夷所思。油價下跌的答案,應到世界經濟疲弱和北美供應過剩的新時代中去尋找。
得克薩斯州和北達科他州是美國主要的非常規(guī)能源產區(qū),那里的數(shù)萬家中小企業(yè)構成了能源革命的主體。
分析認為,供強需弱是油價大跌的基本原因。受頁巖革命刺激,美國原油產量自2008年已經增加了80%,原油日產量在全球僅次于沙特。同時,歐佩克(OPEC)國家的原油開采也在全速運轉,9月原油日產量達到3047萬桶,為去年8月以來最高。
另一方面,受經濟復蘇放緩影響,全球能源需求正處于低谷。歐元區(qū)經濟復蘇趨于停滯、中國三季度僅增長7.3%,日本經濟也陰云密布,主要經濟體中惟一被看好的美國卻大幅減少了原油進口,越來越趨于“能源獨立”。
誰是輸家
美沙是否聯(lián)手打壓油價無從而知,但必須承認,油價下調對美沙的共同敵人都沒有好處,俄羅斯便是最大的利益受損者。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孫薇認為,油價大跌對俄羅斯經濟影響很大,財政赤字會加大、外匯儲備將降低,盧布今年以來的貶值會進一步加劇,導致俄羅斯經濟增長前景很不樂觀,俄羅斯官方也大幅下調了今年的經濟增長預估。
此外,沙特的地緣政治對手——什葉派掌權的伊朗和伊拉克為了維持市場份額,也將不得不追隨沙特的低價策略,美國的老冤家——委內瑞拉也正陷于空前的經濟混亂中。
打壓油價的策略短期可能會有效,但長期來看難以持續(xù)?!吧程厥烷_采成本低、儲量更豐富,能夠承擔起低價,但目前被迫跟進的伊拉克、尼日利亞等國卻很難長期維持石油低價,因為他們在國內面臨著極端武裝、埃博拉疫情等問題,迫切需要增加財政收入”,韓小平說。
艾賓格認為,沙特可能低估了北美非常規(guī)能源革命在經濟學上的復雜性。例如,當油價位于80美元/桶,在非常規(guī)油田鉆探新井可能不會盈利,但受益于稅收優(yōu)惠,很多已開發(fā)的油井即使在油價跌至40-50美元/桶的時候也能夠實現(xiàn)盈利。最重要的是,很多非常規(guī)油井互相區(qū)別很大,生產信息過于專業(yè),無法對成本進行準確核算,因而油價下跌到多少這些油井才不盈利很難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