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(zhàn)略儲備失策 高油價沖擊中國
2011-03-30
作者:佚名 2011-3-9 來源:東方日報
北非茉莉花革命,演進到利比亞戰(zhàn)亂,成為關乎石油的敏感問題,使得產油區(qū)動蕩,對政治與經濟的影響輻射全球,中國也不例外。甚至對中國的沖擊力,可能是最大的,紐約期油企于每桶百美元之上徘徊,布蘭特期油更是早就跑先一程。油魔這個幽靈開始在內地游蕩,翻起中國經濟的深層矛盾。
圍繞著油價,內地各方叫苦連天。私家車、運輸車背后的個人與企業(yè),不堪油價頻加帶來重負埋怨政府;供應成品油的油企加油價不成,埋怨政府未循機制辦事。管油價的國家發(fā)改委日子也不好過,在不同矛盾間苦于周旋。石油利益是國際勢力較量的核心,現在也成為國家之內不同利益階層較量的核心。
牽涉深層矛盾的問題,包括產業(yè)的壟斷利益攫取如何回歸合理;油價持續(xù)飆升加劇通脹壓力;油價暴露戰(zhàn)略儲備短缺,擔憂國家戰(zhàn)略安全。無論怎么看,高油價攪動起來的是很大的麻煩,更重要的是,面對這樣火燒眼眉的風險威脅,沒有救急的解決問題良方,中國難安枕的就是這種無奈形勢。
中國不能像西方那樣,面對油價波動安之若素,主要是西方的供應穩(wěn)定及儲備充沛,是中國所欠缺的。中國在快速工業(yè)化的過程中,也快速由石油出口國變?yōu)閮暨M口國,成為世界第二大進口國,僅次于美國。去年中國原油總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百分之四點九,消費量卻占全球的百分之十點四。油供短缺如此大,豈能不是當局難以安枕的大患?
本世紀初中國意識到問題著手解決,一方面加緊「找油」穩(wěn)住供應,另一方面加緊「儲油」戰(zhàn)略運用。當然,進展是難如人意的,油價飆升與中國的戰(zhàn)略意圖處于惡性循環(huán),愈是急于找油、儲油,油價愈是飆升,油價愈升又愈令找油、儲油緊迫。當前產油區(qū)動蕩,更加敲響缺油的警鐘,令中國難安。
雖然就中國財力來說,現在不缺錢,到境外購并或買油舍得大灑金錢,但明顯處于購并被人排擠,買油被高價掠水局面。西方形成的控制版圖,以及與產油區(qū)的鐵打結盟,中國購并石油項目如火中取栗,不是功敗垂成就是溢價驚人。買油除了有同樣缺油的印度斗搶,一再發(fā)生的油價震蕩,喚醒更多新興國的儲油意識,油價愈買愈貴就可預期。油價震蕩之下,恐須依賴替代能源崛興,中國才能跳出困境。
鬧成今天這樣局面,當然不能怪民眾或企業(yè),政府經濟擘劃不周是根源。在國家工業(yè)化進程中,資源的規(guī)劃管理紊亂不堪,石油、稀土、貴金屬,無不濫加開采、粗暴消費,政府強化管理后知后覺,已落入相當被動局面?,F在積極找油、儲油,是循「開源」入手,還須輔以資源嚴加管理,循「節(jié)流」用力,紓緩供需惡化。
上一條
專為民營油企說話的提案下一條
日賺7.3億的石油利潤用之于誰?